Posted in

Zone 4 與乳酸閾值訓練的真相

跑得更快,還是跑得更穩?

當我們談論跑步進步,大多數人會想到配速、心率,甚至 VO₂max。但如果你曾在半馬後段掉速,或發現自己始終無法突破成績瓶頸,問題可能出在

乳酸閾值

什麼是乳酸閾值?LT1 與 LT2 的差別?

乳酸閾值,是指你在運動過程中,乳酸產生速度超過清除速度的臨界點。這個點一旦突破,你就會開始感到呼吸急促、腿部痠脹,最終被迫降速。

乳酸閾值又可以細分為 LT1 和 LT2 兩條線。

  • LT1:乳酸開始微幅上升,你仍處於可持續的Zone 2~3區間,適合長時間耐力輸出。
  • LT2:乳酸急劇上升,正是Zone 4訓練的關鍵強度,也就是你可以撐20~40分鐘、但無法長時間講話的那個配速。

若你想跑得更久、撐得更久,LT2 就是你該突破的核心指標。

為什麼 Zone 4 訓練這麼關鍵?

Zone 4 訓練瞄準的,就是這個臨界點的拉高。它的訓練目標,不是追求極限速度,而是讓你在「快但穩」的強度區間中,建立節奏感與乳酸容忍能力。

研究顯示,規律進行Zone 4訓練的跑者,能有效:

  • 拉高10K與半馬比賽的穩定配速
  • 提升肌肉對乳酸的再利用效率
  • 強化心肺功能與自律神經調節能力
  • 更早進入比賽節奏、更晚掉速

怎麼跑才算是Zone 4?

判斷的方式不難。你可以透過以下三個方式大致掌握:

  • 心率約在最大心率的 85–90%
  • 配速約為你5K-10K比賽速度
  • 體感落在「喘、但還能維持節奏」的區間,RPE 7~8分

常見的Zone 4課表包括:

  • 經典Tempo跑(持續跑4~8公里)
  • 間歇式Tempo(3x2km,間休慢跑)
  • 漸進式Tempo(從Zone 2一路漸進到Zone 4)
  • 坡道Tempo(增加肌力與心肺負荷)

乳酸閾值訓練並不是立竿見影,但效果是可累積的。大多數跑者在6~8週的Tempo週期中會看到:

  • 同配速心率下降
  • 心跳恢復速度變快
  • 比賽穩定性與後段耐力提升

如果你能長期維持Tempo訓練,搭配變化式強度設計,跑步的節奏與節能效率都將明顯升級。

結語:不是跑得最累,而是跑得最準

Zone 4,不是燃燒自我,而是精雕細琢跑步的節奏。
真正優秀的跑者,不在於能否全力衝刺,而在於是否掌握節奏、懂得堅持、以及學會恢復的智慧。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