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ed in

Zone 2訓練怎麼跑才正確?這5大好處你不能不知道

zone 2 running
Zone 2 是耐力跑者最應該掌握的一項基礎訓練。它雖然慢,卻能幫你跑得更久、恢復更快、效率更高。這篇文章整理了Zone 2的定義、心率設定方式、實際訓練建議與五大訓練好處,幫助你跑得更科學、更穩定。

什麼是Zone 2?

Zone 2 是最大心率的60%~70%,屬於有氧耐力的黃金訓練區間。跑Zone 2的時候,你應該可以講話但不能唱歌,強度輕鬆卻有感。這不是「慢慢跑」,而是身體燃脂效率與心肺基礎最活躍的訓練強度。


怎麼設定Zone 2?

幾種常見方法如下:

  • 220-年齡 × 60~70%(快速但不精準)
  • HRR心率儲備法(Karvonen公式):更個人化
  • LT閾值心率 – 20~30拍(較貼近實戰)
  • RPE體感法 / Talk Test(輕鬆講話、不能唱歌)
  • MAF 180法則(180-年齡):極簡低心率訓練法

不同方法適用不同階段與體質,建議初期以心率表搭配RPE最穩。


為什麼Zone 2這麼重要?

Zone 2訓練有以下五大好處:

  1. 建立有氧耐力:能穩定跑長距離,避免崩盤
  2. 提升粒線體密度:強化能量轉換,跑起來更省力
  3. 強化心肺功能:增加每次心跳的輸出效率
  4. 促進脂肪代謝:延緩撞牆,讓你更晚耗盡肝醣
  5. 穩定HRV與自律神經:幫助睡眠與恢復,提升日常狀態

這些效果來得慢,但一旦建立,會讓你訓練更穩、比賽更穩。


怎麼知道自己進步了?

推薦每4~6週測一次「Zone 2追蹤跑」:
在固定心率下跑固定距離,觀察配速是否進步。
若同樣心率下配速變快,就代表Zone 2訓練奏效了。


Zone 2不是「越慢越好」

很多人會誤以為Zone 2就是「跑越慢越有效」,但事實上Zone 2是有下限與上限的。跑得太慢會落入Zone 1、太快會踩進Zone 3。請確保你是在合適的心率區間訓練,才真正有效。


結語:跑慢一點,其實是為了跑更快

Zone 2不是偷懶,而是一種長期耐力建設。你願意放下短期配速,身體就會還你更穩的長跑能力。如果你正處於無比賽的築基期,或想提升恢復與基礎表現,那麼Zone 2,是你此刻最值得投資的訓練方式。


📺 延伸觀看|YouTube《豹王訓練室 Ep3》Zone 2怎麼跑才對?

發佈留言